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团组织生活如何助力青年成长?看看碧江区的青春实践

团组织生活怎样助力青年成长?看看碧江区的青春操作

一、团组织生活:连接青年与家乡的桥梁

提到团组织生活,你想到的是枯燥的会议还是形式化的活动?在贵州碧江区,团组织生活却被赋予了全新意义——它成为青年返乡创业、社区治理、青少年关爱的核心平台。

碧江区团组织通过“春晖行动”将团组织生活与青年实际需求紧密结合。从草莓种植基地到社区舞蹈课堂,团组织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解决“回家能干什么”“孩子课余怎样安排”等具体难题的实际推手。这种“党团社”一体化模式,让团组织生活真正“活”了起来。

二、春晖行动:团组织生活的创新操作

“青年想回乡却找不到路线?”碧江区的答案是通过团组织搭建资源平台。以坝黄镇木弄村为例,团组织指导成立春晖社,吸引像杨再章这样的返乡青年担任社长,整合土地、技术、资金,打造800亩产业园。

团组织生活在这里不再是单向的“进修传达”,而是:

– 资源对接:协调政策、技术、销售渠道;

– 经验共享:成立草莓协会,打破技术壁垒;

– 情感纽带:通过“我与家乡共进步”座谈会凝聚共识。

数据显示,仅木弄村就有77人加入春晖社,年收入超20万元的青年比比皆是。

三、从乡村到社区:团组织生活的多元场景

团组织生活的舞台不止在田间地头。碧江区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团组织全覆盖,通过“青年之家”“红领巾益站”等载体,让团组织生活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每个环节。

– 课后托管:打角冲社区开设舞蹈班、作业辅导,志愿者刘琴琴的故事证明,团组织能留住人才;

– 志愿服务:矮屯社区组建14支志愿联盟,春晖超市、助学活动让新市民感受温暖;

– 线上联动:“中小青”朋友圈结合线下活动,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更便捷。

四、启示:让团组织生活“接地气”

碧江区的操作告诉我们,团组织生活要想有生活力,必须:

1. 解决真难题:从创业瓶颈到孩子教育,精准对接需求;

2. 盘活资源:联动政府、企业、志愿者,打破“单打独斗”;

3. 创新形式:用座谈会、产业联盟代替照本宣科。

正如团碧江区委书记侯叶敏所说:“团组织不是旁观者,而是青年身边的‘服务员’。”未来,期待更多地方将团组织生活转化为青春能量的“充电站”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