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南宁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
近日,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发布通告称,截至8月13日18时,该区在建政街道及其周边陆续发现8例基孔肯雅热病例。这是广西近期首次报告该病本地病例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据了解,目前所有患者均为轻症,已得到有效处置。为控制疫情扩散,当地已开展蚊媒专项消杀职业,并在全城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
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?它为何会出现在广西?这些病例是怎样被发现的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详情。
基孔肯雅热是什么?有哪些症状?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这种病听起来陌生,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实并不罕见。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、剧烈关节疼痛、皮疹等,严重时可能导致慢性关节炎。
专家介绍,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相似,但关节疼痛更为明显。南宁发现的8例病例均为轻症,这得益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。需要关注的是,这种病没有特效药,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,预防才是关键。
广西怎样应对疫情?市民该怎么做?
面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出现,南宁青秀区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。除了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外,重点开展了蚊媒消杀职业,特别针对病例活动区域进行重点处理。同时,全区范围内的爱国卫生运动也在持续推进。
对于普通市民来说,做好下面内容几点很重要:
1. 及时清理家中积水,消灭蚊虫孳生地
2. 使用蚊帐、驱蚊剂等防蚊叮咬
3. 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症状及时就医
4. 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情况
专家解读:为何广西会出现这种病例?
“广西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并不意外。”传染病专家表示,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员流动增加,原本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的疾病向亚热带扩散已成为动向。广西气候温暖湿润,适合传播媒介伊蚊的生存,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条件。
专家特别提醒,夏秋季是蚊媒传染病高发期,除了基孔肯雅热,登革热等疾病也需要警惕。建议民众进步防病觉悟,但不必过度恐慌,只要做好防蚊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划重点:防蚊是关键 警惕但不必恐慌
广西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提醒我们,蚊媒传染病防控不容忽视。目前病例数量较少且均为轻症,说明防控措施是有效的。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,清除蚊虫孳生地,避免被蚊虫叮咬。
如果你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,记得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。让我们共同行动,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健壮防线!